晨光的历史
晨光的开发者,夏士雄,本身是一个自两岁完全失明的视障人士,他于2004年推出晨光的初版;那是个相当原始的读屏软件,只具备一些基本的读屏功能,不好使用,也容易死机。然而,对于一些买了计算机却不能负担其它在市场上昂贵的读屏软件的视障人士,这也可算是一个寥胜于无的选择。
开发者在80年代尾开始学习计算机和编程,他那时已经预料到,而往后也经历到,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通讯的模式带来的革命性改变。对视障人士而言,这是个双刃剑,视乎他们能否掌握使用计算机的科技:一方面,由于信息科技的发展改变了现代信息产生、储存、提取及交流的模式,对于一些不懂使用计算机的视障人士来说,这产生了一个所谓的「数码鸿沟」; 另一方面,那些懂得使用计算机科技的视障人士却能藉这些改变收窄与明眼人事的距离,更能获取在互联网上大量讯息的宝库。而读屏软件正是帮助他们使用计算机的协助工具。
在90年代及2000年代初,读屏软件的价格非常高昂,大多都要上购买计算机价钱的一两倍;无可否认,读屏软件的开发并不容易,可是无论他们给视障人士带来的效益那么高,如果价格不能降至视障人士能负担的水平,这对他们也是遥不可达的奢侈品。 基于这个情况,开发者在2000年代初给自己订立一个目标,就是要开发一个给视障人士免费派发的读屏软件。那时他正学习编程的C语言,他想这个开发项目既能有益于视障人士,也能给他自己学习的推动力。
在2004年推出的晨光初版虽然不能比美市面上收费的读屏软件,但这却奠定了整个晨光项目的重要里程碑;除了给开发者带来成功感及继续向前迈进的推动力外,还为以后在2006年获得香港赛马会的赞助及香港视网膜病变协会的支持铺路。
晨光2007推出的版本标志开发项目的另一里程碑;得到香港赛马会的赞助和香港视网膜病变协会的支持,这个版本提供了中文广东话和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加上其它的改进,晨光不久便成为香港其中一个受广泛使用的读屏软件。自此,晨光继续不断随信息科技发展升级,增加读屏功能及配合窗口7和窗口8的运作。到现在,晨光已成为世上少有的全方位而是免费派发给视障人士的其中一个读屏软件。
助读版本
在2010年跟一些从事特殊教育朋友的交谈里,开发者得知晨光读屏软件经过一些适当的改动,亦可能受惠一些具有读写障碍的同学。经过其后跟香港教育局及考评局进一步有关用者要求的咨询,开发者在同年推出晨光(助读版),协助读障同学面对阅读上遇到的挑战。有关的改动,主要是提供了给用者利用鼠标控制在 Microsoft Word 和其它文字编辑器里把目标文字以语音读出的功能。用者可以单击鼠标,把选择了或鼠标下的文字,逐字、逐词逐句、逐行、等读出,视乎选择的阅读模式。
作为一个读障同学在学习和考试的辅助工具,晨光(助读版)受到不少同学和有关学校的欢迎。对开发者而言,这个版本的成功,不但是个莫大的鼓励,也是给他付出努力的一个意想不到的额外奖赏。